在设备安装、检修、重物吊装等工业场景中,起重设备是常用工具。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,起重设备的选择也存在明显差异:在室外吊重场景下,塔吊、汽车吊车等大型起重设备凭借其强大的承载能力和作业范围,成为主流选择;而在室内吊装场景中,适用的设备类型同样丰富,电动葫芦、桥式行车、小型起重机等传统设备曾长期占据核心地位。
随着工业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迭代,这些传统室内起重设备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与创新升级,逐渐融入智能控制、传感监测等先进元素,如今已逐步被智能提升机与智能起重机两类新型智能设备所替代,推动室内吊装作业向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自动化的方向发展。
不过,不少人会产生疑问:智能提升机与智能起重机是否属于同一种设备?答案是否定的。二者不仅外形差异显著,在结构组成、功能定位上也有着明确区分。
智能提升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“体型小巧”,更适合轻量级、高精度的室内吊装作业。在结构组成上,它以伺服驱动器、伺服电机为核心动力组件,搭配减速机实现转速调节,并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捕捉吊装位置、重量等关键数据,再结合相关结构件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提升系统,能够精准控制重物的升降与位移,满足精细化作业需求。
智能起重机外形与传统桥式行车较为相似,但其智能化程度和功能复杂度远超传统设备。在软件结构层面,它构建了覆盖作业全流程的基本功能模块库,包括负责作业方案制定与实时监控的规划决策监控模块、统筹设备数据与任务调度的信息管理和协调模块、通过视觉识别实现环境与重物定位的视觉处理模块、构建作业空间三维模型的环境建模模块、精准获取设备位置信息的位置测量模块、保障作业安全的避障导航模块、控制设备运动轨迹的运动控制模块,以及方便操作人员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块。
智能起重机综合集成了智能机器人的“分层递阶结构”与“包容结构”,形成了一套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组合结构。也正因如此,智能起重机可被视为“起重机器人”与“无人起重设备”的结合体,能够在减少人工干预的前提下,自主完成复杂的室内吊装任务,大幅降低对人力的依赖,同时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