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制造模式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,同时还会消耗掉更多的能源,而智能制造模式,在传统模式基础上,实现了全面的转型升级,近年来,我国已经形成十余个先进制造业集群,在发展过程中,呈现出高质量趋势,但同时也暴露出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:欠缺标准化。
比如智能起重机在国内就有平衡吊、机械手等多种称呼,不利于产品的宣传和使用。
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委发布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来明确智能制造模式的标准化发展,
一是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研制智能制造技术标准,包括智能制造关键术语和词汇表、企业间联网和集成、智能制造装备、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、智慧工厂、智能传感器、高端仪表、智能机器人、工业通信、工业物联网、工业云和大数据、工业安全、智能制造服务架构等一大批标准。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,重点加快制定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重大成套装备、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标准,在大飞机、发电和输变电等优势领域,围绕关键用户需求,应用综合标准化模式,推进标准综合体研制,继续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项目。搭建标准化验证测试公共服务平台,重点针对流程制造、离散制造、智能装备和产品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、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5个领域开展试点示范。
二是强化基础领域标准体系建设。围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,紧贴工业"四基"发展指导目录,重点制定关键零部件所需的钢铁、有色、有机、复合等基础材料标准。重点提高轴承、齿轮、液压气密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、可靠性和寿命标准指标。集中研制铸造、锻压、热处理等先进工艺及基础制造装备标准,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。在数控机床、航空航天、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选择核心企业,推动整机企业和基础配套企业对接,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,开展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先进基础工艺、关键基础材料标准的研制与对标达标活动,系统解决设计、材料、工艺、检测标准的衔接问题,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、可靠性和寿命。
三是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。加强产业升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,制修订2000余项技术标准。
是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。在铁路、航天、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,推动研制一批高端装备国际标准。
企业、工厂只有向着高质量、高标准发展制造模式推进,中国制造业才能做大做强,